推广 热搜: 幼儿家庭教育  幼教  学习  注意力训练  育儿新知  智力开发  家长教育心得  教育  学习动力  家庭教育帮 

2023年沪教版上海初三第二学期 第五章《初识酸和碱》单元训练

   日期:2025-07-30     来源:www.pzlvip.com    浏览:712    
文章简介:第五章《初识酸和碱》单元训练 (满分 60 分,考试时间 40 分钟)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章《初识酸和碱》单元训练

(满分 60 分,考试时间 40 分钟)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可可以用到的相对原子水平: H—1 O—16 Na—23 S—32

1、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 20 分)

1. 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A.活性炭放进冰箱内除去异味 B.自行车被大雨淋湿将来生锈了

C.用醋酸除去热水瓶内壁上的水垢 D.食品放置一段时间将来变质了

2. 国内著名化学家徐辉碧教授依据海量的实验事实证明:硒元素(Se)与艾滋病有关。硒与  硫有着相类似的性质,以下属硒酸化学式的是 ………………………………( ) A.SeO2 B.Na2SeO4 C.H2Se D.H2SeO4

3. 在日常会遇见各种酸,下列物质中,是有机酸的是………………………( )

A.胃液中的盐酸 B.食醋中的醋酸 C.汽水中的碳酸 D.蓄电池中的硫酸

4. 下列能将氢氧化钠、稀盐酸和氯化钠三种溶液一次性区别开来的试剂是………( )

A.硫酸 B.氢氧化钙溶液 C.无色酚酞试液 D.紫色石蕊试液

5. 下列物质的名字、俗名与化学式相一致的是………………………………………( )

A.氧化钙、熟石灰、CaO B.氢氧化钠、烧碱、NaOH

C.氯酸、盐酸、HCl D.硫酸铜、胆矾、CuSO4·5H2O

6.下列物质中,是可溶性碱的是……………………………………………………( )

A.Fe3 B.Cu2 C.NaOH D.CaO

7. 以二氧化锡(SnO2)为敏锐材料制成的“气—电”转换器,可用于监测有害气体,SnO2 中

Sn 元素的化合价为…………………………………………………………………( )

A.-4 B.-2 C.+2 D.+4

8. 每年 6 月 5 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物质燃烧时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9. 多数花卉适合在微酸性土壤中成长,某盆花长势不好,经测定盆中土壤的 pH 约为 7.6,用稀的硫酸亚铁溶液浇灌后,长势好。这说明硫酸亚铁溶液的 pH……………( ) A.> 7 B.< 7 C.= 7 D.无法确定

10.酸和碱的组成中,含有些一同的元素是……………………………………………( )

A.金属元素 B.氧元素 C.氢元素 D.氯元素

11. 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水平增加且溶质水平分数会减小的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食盐水 D.石灰水

12. 日常处处存在化学,治疗人体中胃酸过多,可以服用的药品是………………( )

A.碳酸钙 B.氢氧化钙 C.氢氧化钠 D.柠檬酸

13. 日常处处存在化学,借助食盐、食醋和淀粉等家庭厨房中常见的调味品能做成的实验是……………………………………………………………………………………( )

①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②辨别食盐和淀粉 ③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14. 依据化学反应:CO+CuO ¾¾D® Cu+CO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此反应是中和反应 B.此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没发生变化C.CuO 是氧化剂,CO 发生氧化反应 D.CO 是还原剂,CuO 发生氧化反应

15.下列物质中,无需密封保存的是………………………………………………( )

A.烧碱 B.大理石 C.浓盐酸 D.无水硫酸铜

16.氢氧化钠不可以用于…………………………………………………………………( )

A.干燥潮湿的氧气 B.吸收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硫

C.中和盐酸的酸性 D.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

17.化学反应:CO2 + 2NaOH → Na2CO3 + H2O 是…………………………………( )

A.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B. 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C. 碱性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D. 酸性氧化物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18.下列图示中有关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19. 剖鱼时不小心弄破了鱼胆,胆汁会使鱼肉带有苦味,该苦味物质是胆汁酸(是酸)。根  据你所学的常识,为了清除该苦味,可使用厨房中下列哪种物质涂在沾有胆汁的鱼肉  上 ………………………………………………………………………………………( )

A. 纯 碱 溶 液   B. 食醋 C. 食 盐 水 D. 酱 油

20. 对实验现象的察看和剖析,能够帮助获得化学常识并掌握科学探究的办法。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剖析,适当的是…………………………………………………………………( )

A. 两种物质反应后生成盐和水,可证明该反应是中和反应

B.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证明该物质中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C.常温下,用 pH 试纸测得某溶液的 pH=11,可证明该溶液是碱性溶液

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火焰熄灭,可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2、填空题(共 22 分)

21. 用化学符号表示:

(1) 碳酸____________________;苛性钠____________________;熟石灰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依据化学方程式:SiO2 + 2NaOH → X + H2O,判断 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工业生产、人类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写出符合下列需要的物质化学式:

(1) 少量存在于人体胃液中,可帮助消化的一种酸____________________;

(2) 日常常用于调味和腌渍蔬菜、鱼、肉等食物的盐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____________________。


(4) 农村大力推广用的沼气(又名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

23. 在理解定义的基础上,理清定义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常识互联网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要紧办法。下图是初中容易见到化学定义之间的相互关系。

请你写出 A、B 所属物质的类别,并以 H、O、Na、S 元素组成的物质为例,各写出一种代表物质的化学式,填在下表相应的空格里。

24. 矿物燃料中常含有硫元素,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污染环境的 SO2 气体,该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易溶于水的亚硫酸钠(Na2SO3)和水。

(1) 亚硫酸钠(Na2SO3)的摩尔水平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 Na、S、O 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1mol Na2SO3 中约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氧原子。

(2) 若要吸收 64 g SO2 气体,理论上需要多少 mol NaOH(请依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3、简答卷(共 18 分)

25. 蚁酸是一种存在于蜂类和某些蚁类分泌物中的有机酸,它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非常强的腐蚀性,能刺激皮肤。蚁酸易溶于水,又名甲酸,其化学式为 HCOOH,它是由 H 和酸根(HCOO)组成的。蚁酸能与 NaOH 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蚁酸可用作消毒剂或防腐剂。从以上叙述中可知:

(1) 蚁酸的物理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写出蚁酸与 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6. 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列 4 种实验装置,使氢氧化钠溶液跟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现象更为明显,请填写下表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实验装置编号

(1)

(2)

(3)

(4)

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大家也可以从反应后生成物的角度证明氢氧化钠溶液跟二氧化碳气体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小组的同学先把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再滴加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应用上述实验装置还可以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气体和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

27. 实验室里某小组正在探究一个问题。依据设计策略,小英向试管中加入了 2mL 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她又用滴管连续滴入适量的稀硫酸,溶液由红色变为了无色。

(1) 他们在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 A 或 B)。

A.酚酞试液遇酸、碱溶液能显示不同颜色吗? B.酸和碱溶液能发生反应吗?

(2) 大伙对小英实验后得到的无色溶液再进行了探究:小斌觉得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钠(中性);小亮觉得溶质可能有两种,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依据以下两种策略进行实验后,一致觉得小亮的看法是正确的。  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缺。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